为进一步落实长效育人机制深化实践探索,明确工作目标,五月我校各辅导员研究团队以“融合创新实践,构建长效育人生态”为主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
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骨干培养研究团队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项目孵化”为切入点展开研讨。团队成员结合实际,围绕“社会实践形式创新与扩展”“项目成果转化与基地建设合作”“长效化机制构建”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学生工作处李世峰同志对下一步工作提出部署,强调提前规划学生队伍与项目并借助学院及学校力量深化固定合作平台,为推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以“党建思政调研活动”为抓手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座谈交流、经验分享、实地参观等形式,与武汉工商学院共同规划“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本次活动构建“校际协同+资源共享”双轨机制,将思政教育载体创新融入日常管理,着力打造“党建+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学院在思政创新、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迈向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团队以“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名单和湖北省立项项目名单分析”为突破口推进工作创新,组建“创新性选题研究”“实用性项目探讨”和“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孵化”实践小组,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建设,探索心理支持服务与学生全面发展融合路径,为构建阳光心育生态注入新动能。

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育人指导团队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深层逻辑与行动路径”深化工作布局,聚焦破解“高学历供给与技能缺口”“传统职业路径与新业态机遇”“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协同”三大矛盾,构建“终身学习—实践赋能—生态支持”闭环体系,强调实习与志愿服务积累可迁移技能、推动校企资源联动,重点突破就业指导形式化难题。

团组织活力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围绕“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与长效化机制建设”深化工作布局,重点针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不足、形式单一等痛点,探索劳动教育、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可量化评估的成果体系。推动团组织活力提升与校园文化育人实效深度融合,实现“让每一场活动成为润物无声的思政课堂,让每一位青年都能找到绽放光彩的舞台”的愿景。
